• 首页各地何氏广东何氏 》 正文
  • 从石溪走出来的大慈善家

    编辑:system |   |  浏览量:11091 次  |  2017-03-11

    从石溪走出来的大慈善家

    信息时报记者 廖喜张

    人物:何善衡,“恒生银行”、“恒生指数”的创始人

    “石山永固敬老兴医乡闾普润善衡泽,溪水长流育苗宣教后代常怀仁者风。”这是瑞宝街石溪村门楼(牌坊)上的对联,30个鎏金大字,铭刻着石溪人对何善衡先生的深深敬重之情。何善衡是“恒生银行”、“恒生指数”的创始人,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社会公益,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1993年7月,经广州市政府提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何善衡先生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私塾刻苦攻读勤学不辍

    何善衡祖籍广东番禺石溪村(现为瑞宝街石溪村),地处南中国通商口岸腹地,各地商家巨贾云集。祖父辈曾于广州市中心,今解放南路一带开设西成金铺,显赫一时。父亲何励峰接掌家族业务后,生意渐走下坡,不幸英年早逝,导致家道中落。他出世没多久,家道贫穷,七、八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一家四口生计,全部落在他母亲身上。

    与何善衡相识逾六十年的前石溪劬劳小学校长谭景裕曾忆述,何老太每天都挑杂货上街卖,生意好时生活仅够糊口,差时连三餐也不继,要靠隔邻居送米接济。虽然家境清贫,何母仍然坚持送儿子入私塾读书。在乡间私塾,虽然学的是《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古典启蒙书籍,但何善衡刻苦攻读,勤学不辍,能够对课本背诵如流,深得老师喜爱。

    民国初期、国家四分五裂,军阀割据。何家生计进一步恶化,再无法支付学费。13岁的何善衡被迫辍学。他随后到了广州一间盐仓当杂工,干的是清理场地的活,薪水低微,生活困苦。两年后,他辞掉盐仓的工作,转行到广州今人民南路一带的南成金铺当学徒。那时候做学徒,只是做倒痰罐、扫地同沏茶递水之类的工作。不过这份卑微工作,却扭转了何善衡的一生。

    编制“恒生指数”并沿用至今

    在南成金铺,他得以结识林炳炎,并深被林氏赏识,为何善衡日后发展铺了路。在金铺,他学会了一门手艺,并通过苦修自学,涉猎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心理学等方面知识。22岁时被升任为金店司理(经理助理)。在金铺过了多年打工生涯后,何善衡渐渐炒起金来。根据当时广州黄金市场的规矩,炒金亏钱者,名字和所欠的数目就会在堂内挂单,直到款项还清方可赎回。

    何善衡在炒金过程中曾三度挂单,当时他身无分文,唯有去信上海向林炳炎求助,并乘船赶到上海。已经发迹、在上海开办了大银号的林炳炎并不嫌弃,亲自到码头迎接“落难”的何善衡,并吩咐专人安顿他,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在上海的日子里,何善衡一边在林炳炎的商行里帮忙,一边筹措欠单的款项。

    24岁那年,何善衡辞去金店职务,与人合股于广州上下九路开设了汇隆银号,从事港币买卖业务。经营了六七年后,又再与人合资于香港中环永乐街70号开设恒生银号。抗战胜利,何善衡携带大量资金返回香港,参与了黄金买卖,成为香港黄金业界的权威。恒生银号于1960年元旦正式改名为恒生银行。他领导编制的“恒生指数”,作为股市升跌的参考系数,以其科学性与权威性而为世界所接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1997年何善衡先生在香港因病去世,享年97岁。

    捐资10万两白银兴建劬劳小学

    富不忘本,造福桑梓。何善衡认为“知识是人生的肥料,没有肥料的植物很难得到美满的果实,就如没有知识的人,也难得到辉煌的成就”。因此,他一直很支持教育事业,他捐资10万两白银在石溪村兴建一所小学。小学建成后,为纪念已故母亲养育之恩,将校名定为石溪劬劳私立小学,(“劬劳”取自《诗经》中“父母辛勤养育子女成长”之意)。

    居住在石溪村及邻近村庄的农家子弟,上学读书不用交学杂费、书薄费。对无父无母的孤儿,给予食宿。冬天发冬衣,并聘请医生给教职员工、学生免费诊病,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予资助。为更好地管理好石溪劬劳私立小学,何善衡选聘谭景裕先生为校长,并长期管理该校(该校1968年后改为村与政府合办,并更名为石溪劬劳小学)。

    对家乡其他事业的建设,何善衡也非常关注。1979~1994年他先后多次捐资给石溪村,支持家乡的建设和乡民的福利。其中:新建村委会办公楼港币耗资350万元,将石溪村委会原来的办公楼转为石溪何氏福利基金会的物业出租,将收入用于村民的福利;新建石溪村口牌坊耗资港币30万元;新建石溪游泳池耗资港币80万元;新建富全街二座桥耗资港币100万元;新建石溪足球场耗资100万元;新建石溪石岗公园耗资25万元。

    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在关心家乡建设的同时,何善衡亦不忘祖国的人才培养和福利事业。1985年,他捐资2000万港元成立中山大学何氏基金会,以其每年100万港元利息资助中大管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经费,并为该院建造了教学大楼和教师宿舍,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设备,使之成为一间颇具规模的学院,为祖国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92年,他还捐资1500万港元给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兴建“何善衡脑科中心”;同年捐资1000万港元给番禺理工学院兴建教学大楼,捐资2000万港元给中山医科大学兴建教学实验大楼;1994年捐资1500万港元给广州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兴建医疗大楼;同年又与梁球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先生一道各捐资1亿港元成立“何梁何利基金”,作为科学技术优秀奖基金,专门奖励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1996年,何善衡基金会又捐资1000万港元,赞助广东培正学院修建善衡楼(广东培正学院第一教学大楼);2003年,何善衡基金会再次捐资给广东培正学院,建成面积为 9126 平方米,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图书馆(善衡图书馆)。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何善衡先后为社会福利事业捐资上亿元,受到穗港及各地人们的高度赞誉。1993年7月,经广州市政府提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何善衡先生“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来源:21CN新闻网。】

    文章分享到: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赞助我们   | 留言交流

    Copyright © 2014 何氏宗亲网_何姓家谱网  www.heshi8.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ICP证:粤ICP备12009996号

    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何氏宗亲提供,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说明,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服务何氏宗亲凡有心支持家族网站发展捐赠家谱资料的宗亲请联系站长

    站长:何振富   E-mail:hzfhins@qq.com  QQ/微信:254429731    

    主编:何伟基   网名:源流长(原百度何吧吧主)   QQ:267579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