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何氏文化 》 正文
  • “何氏三杰”与广东音乐

    编辑:admin |  标签: ,  |  浏览量:25379 次  |  2014-07-09

    尘封62年的文稿乐器重见天日,重新唤起人们对广东音乐的关注

    “何氏三杰”与广东音乐

    本报讯(记者刘炜茗)一张张泛黄残旧的文稿,没有光泽的乐器也奏不出昔日美妙的音符,却让观者频频颔首,这些是广东音乐名家何少霞遗留下来的文稿与乐器第一次在公众面前 展示,而在此之前,这些东西已经在一间屋子里尘封了整整62年。借着何少霞文稿及乐器的公开露面,由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组织的“广东音乐与何氏三杰 研讨会”12月8日至10日在广东音乐的发源地番禺沙湾镇举行。此次研讨会不仅意在进行学术研讨,更在于重新唤起人们对广东音乐的关注。

    尘封62年的何少霞遗物

    “何氏三杰”指的是沙湾人何柳堂、何与年及何少霞。三人在广东音乐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创作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曲目被视为广东音乐的经典名曲。

    由于广东音乐起初只在民间流传,且“何氏三杰”中辈分最晚的何少霞也早于1942年逝世,因此,对于后代研究者来说,向来缺乏足够的文字资料。此次能发现何少霞的遗物,对于广东音乐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何少霞(1894年—1942年)自幼受堂叔何柳堂、何与年的影响,酷爱音乐,精通琵琶,同时也擅长二弦、南胡等乐器。上世纪30年代前后是他最活跃的创作期,先后创作了《陌头柳色》、《将军试马》等优秀的广东音乐。

    番禺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梁谋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们就已知道何少霞在祖屋内存留有许多有价值的遗物,希望说服仍居住在其祖屋内的女儿能把父 亲的房间打开,但其女儿据说精神略不清醒,说她父亲还在里面睡觉,不允许外人进入打扰。然而,也正是因为她几十年的坚持,加上何少霞生前只是个贫寒的教书 先生,这些珍贵遗物乃得以在历次动荡中幸免于难。去年,何少霞的女儿过世之后,本地已无亲属,其海外的后人商量之后将祖屋让政府托管,这才于今年打开了何 少霞尘封了62年的房间,果然,里面有许多他创作的音乐文稿,以及小提琴、琵琶等乐器,从中可一窥一代广东音乐名家的广泛爱好与创作。

    广东音乐的困境与发展

    广东音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开始是民间爱好者业余演奏音乐和粤曲,后来逐渐学习和吸收了西方乐曲的元素,乐器起初有二弦、竹提琴、三弦、月 琴、短筒喉管等五架头,吕文成大师创造发明了广东二胡(高胡)、扬琴、秦琴组成的乐队,从此广东音乐自成一体,成为特色鲜明的一个地方乐种,到20世纪 30年代前后达到全盛时期。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广东音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迷。据记者了解,现在尽管仍有专业的广东音乐曲艺团在坚持演出,但听众数量却 在减少,更在创作上出现了相当大的困境。基于这种原因,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原广东省副省长、现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欧初,为了呼吁对广东 音乐的重视和促进,前段时间在中山举办了吕文成大师的研讨会,此次又倡导广东音乐在发源地沙湾镇举行研讨会,希望让更多社会大众领略到广东音乐的魅力。

    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众多专家对广东音乐的发展还是持相当乐观的态度。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会长黎子流告诉记者,现在的娱乐方式比以前多,喜欢广东 音乐的人可能不如以前,但广东音乐仍是曲种非常丰富的乐种,有很强的生命力,而且珠三角各地的“私伙局”非常兴旺,说明广东音乐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他认 为,“对古文有一定修养的人是会喜欢广东音乐的。”而长期从事广东音乐研究的梁谋也表示了同样的乐观,“我觉得广东音乐不一定会发展很快,但一定不会消 亡。”

    人物·何氏三杰

    何柳堂(1874-1933)

    何柳堂,番禺沙湾北村人,出生在音乐世家,幼年时受祖父何博众的影响和指导,学会祖父十指琵琶的技法,继承和发展了何氏家族的音乐艺术传统,成 为广东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和作曲家。何柳堂加工整理了“何氏家族秘稿”遗作《雨打芭蕉》、《饿马摇铃》,同时还创作了《七星伴月》、《金盆捞月》、《玉女思 春》、《垂杨三复》等,通过修改、整理、创作,成为广东音乐典雅派的开创者,对广东音乐作出巨大贡献。

    何与年(1880-1962)

    何与年,在祖父何博众、堂兄何柳堂的指导下,精通琵琶、三弦、扬琴,成为广东音乐名家。参与修改其祖父何博众的遗作《群舟攘渡》,最后命名为《赛龙夺锦》。

    何与年经常和众多音乐名家合作,设计唱腔,灌录唱片,他对粤剧唱腔也有重大建树,他曾为南海十三郎撰写的粤剧《可怜秋后扇》设计唱腔。何与年自1949年到香港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工作,1957年曾回穗演出,大受欢迎,1962年在香港病逝。

    何少霞(1894-1942)

    何少霞,自幼在音乐上受堂叔何柳堂、何与年的影响,聪明好学,酷爱音乐,精通琵琶,亦擅二弦、南胡等乐器。

    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十多年间,他创作了《将军试马》、《陌头柳色》、《桃李争春》、《吕宫戏水》等。抗战期间,他惜痛山河破碎,人 民颠沛流离,创作了《白头吟》和《夜深沉》等广东乐曲,宣泄悲愤的心情,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成为广东音乐名家。1942年病逝。

    文章分享到: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赞助我们   | 留言交流

    Copyright © 2014 何氏宗亲网_何姓家谱网  www.heshi8.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ICP证:粤ICP备12009996号

    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何氏宗亲提供,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说明,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服务何氏宗亲凡有心支持家族网站发展捐赠家谱资料的宗亲请联系站长

    站长:何振富   E-mail:hzfhins@qq.com  QQ/微信:254429731    

    主编:何伟基   网名:源流长(原百度何吧吧主)   QQ:267579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