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亲友专区何氏研究 》 正文
  • 301十世何茂官于建阳.何正回撰

    编辑:system |   |  浏览量:5627 次  |  2017-07-29

    301十世何茂官于建阳

    何正回撰

    下何宅自7世何宽定居后,传至10世,经我整理,系图如下。

    he960

    表格里面内容,编号数字前为行字,数字后为名字。名字后数字为生卒年,从中可见只有少部分人有出生和逝世的日期。发现大部分缺少生辰的人,其后代先后断绝。还有9世13人行字统一,号码连续。但10世就不统一了。8世老大何傅与老三何僎的孙子都用茂字排行。老二何仲的孙子1人用茂字,2人用永字。老四(或称老小)何佾孙子都取昌字。再从编号数字看,茂字编号到22,但其中14、15、17、19、20号缺失。永字编号只有5、6,前面1、2、3、4号缺失。至于为什么,我认为这些缺失号码者,知道有过其人,但连姓名都想不起。如知道某某有两个哥哥,但叫什么不清楚。如此排号时,先留着,可是后来仍然想不出,于是先次修谱时空着,后次修谱则删去了。

    我还推测,茂字永字行的人,居住于下园。而后来比较发达昌字行的人,居住在上园。到明朝中期正式编纂家谱,时昌字行的后代更兴旺了,是他们起了重大作用,所以记载特别详细,巧在本人也属10世昌2何昊的后代。

    何茂是下何宅村历史名人。他是何宽长子何傅的孙子,排行茂8,谱上缺失出生和逝世日期。但无妨让我推测一下:何傅出生大概要比弟弟早几年,估计生于1285年前后。何傅第3子何琳,估计生于1320年前后。何茂是何琳第3子,估计生于1355年前后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祖谱卷2上这篇《闽建阳邑侯茂公传》,是他故后百余年编辑宗谱时写的,传说应该比较可靠。文中说“治书经”,是说何茂重点攻读《尚书》,这是本孔子编定的史书。从府志里可以查到,他在永乐初,以制科考上,被派到建阳县做县尹,最后死在岗位上!

    永乐元年是1403年,所以永乐初,何茂年纪差不多60岁了。建阳是福建大县,历史悠久,是理学兴旺之地。理学大师南宋朱熹(1130-1200)于1192年在此建有“竹林精舍”(后改名“沧州精舍”、“考亭书院”),并讲学于此直到去世。我想何茂1403年后到建阳担任县丞,应该在考亭书院或其遗址停留过。谱上仅说“归葬长茂塘北,娶翁氏”,未见生有子女。猜测何茂死后,家属滞留于建阳。那怎么会有归葬之说?想其原因是几十年后,我11世祖何景韶,又到福建南平去当县丞。从浙江婺州去南平路经建阳——今建阳县归属南平地区,景韶一定去寻找过上一辈村里名贤何茂的踪迹——几十年前,曾为县丞,坟墓不难查找。此后何景韶有心把上辈的坟墓归葬故乡,也算合情合理。他住在下何宅上园,靠近长茂塘,所以把何茂坟墓放在长茂塘北。可是茂字行的其他人,多居住在下园下半村,葬地都是双谷山或下安山,其址在东山,与长茂塘北的西山,处于东西两头。

    说起长茂塘,它是我村最大的塘,宽广近百亩。现在我村民读称为“涨塘”,清朝县志上有时写为“长塘”,可明朝谱上都写为长茂塘。我推测是何景韶福建南平当官回来后,把何茂葬于塘北,又把福建带回的荷花养殖于塘中——品种有别外地,村民都如此传说。任满回乡养老的景韶,常去塘边散步,欣赏荷花清茂,他还想念何茂,于是雅称为长茂塘。甚至10世行字取茂字,可能也系同理。

    塘西慢慢有了村落,那村就叫涨塘村。清朝谱上出现把长茂塘写为长母塘的,可能为了方便吧,但村民仍叫它涨塘。民国年间修谱,忽然出现称该塘为“蒋母塘”,我不知由来和缘故。

    何茂死后百来年编纂家谱,有人写何茂特传。访问村老时,有人说何茂前住房靠山背,还有人指着残存础石说,房屋经过火灾,只剩遗址了。作者深深感叹,建阳邑侯茂八公啊,清白为官,冰清风流,值得后人敬佩呀!

    文章分享到: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赞助我们   | 留言交流

    Copyright © 2014 何氏宗亲网_何姓家谱网  www.heshi8.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ICP证:粤ICP备12009996号

    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何氏宗亲提供,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说明,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服务何氏宗亲凡有心支持家族网站发展捐赠家谱资料的宗亲请联系站长

    站长:何振富   E-mail:hzfhins@qq.com  QQ/微信:254429731    

    主编:何伟基   网名:源流长(原百度何吧吧主)   QQ:2675799374